一.团队简介:
本团队共3人,其中教授1人(王旦霞);讲师2人(张晨辉、廖成),博士生导师1人(王旦霞),硕士生导师2人(王旦霞和张晨辉,均可招生)。该团队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、各类省级基金项目5项,横向项目2项,团队近五年发表 SCI 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。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四年发表了5篇SCI,其中3篇二区的SCI top论文,硕士生在研期间基本都能发表达到硕士学位所要求的至少一篇SCI期刊论文或者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要求。本团队2022年毕业的王星星同学发表了SCI期刊论文5篇,包括一篇top期刊;2025年毕业的王兆伟同学发表了9篇SCI英文论文,其中2篇二区SCI论文)。2025年的毕业生中有一个张鑫博士和四个硕士研究生,其中张鑫博士工作就业于山西师范大学,王兆伟硕士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博,李聪聪硕士考取了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监管(统计分析应用)公务员,胡堃硕士考取天津武清区教育局高中校编制,廖明亮硕士注册开了公司。
二.研究方向和主要代表性成果:
本团队研究方向是流体力学方程的数值解:主要对相场方程及其耦合问题、向列相液晶Ericksen-Leslie模型以及磁流体模型的数值算法进行了研究,取得了一定成果。
本团队主要给出了Ericksen-Leslie模型、磁流体模型以及两相流模型的同时具有线性、二阶时间精度、全解耦结构和无条件能量稳定的基于SAV方法框架下的数值算法,同时给出了Ericksen-Leslie模型、Cahn-Hilliard-Navier-Stokes模型、相场晶体模型、磁流体模型的自适应时间步进算法。
相关成果已发表在“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”、“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”、“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”、“Numerical Algorithms”和“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”等期刊。
非线性波理论研究团队
一.团队简介:
本团队共3人,其中教授1人(郭睿);副教授1人(郝惠琴);博士讲师1人(牛晓星),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1人。该团队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各类省级基金项目8项。研究成果获评2019年度山西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一项,山西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。
二.研究方向和主要代表性成果:
本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经典可积系统的Riemann-Hilbert方法与反散射方法、非线性波理论的计算及机制分析等。
主要代表性成果:
1. 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,分析了间断初值下非线性色散冲击波的具体演化机制,该项系列工作发表在数学物理领域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E.
2. 针对半离散型非线性可积系统,构建了Riemann-Hilbert问题,分析了系列半离散型可积系统的反散可积理论和性质,该项系列工作发表在可积系统领域重要期刊Chaos, Physica D, Nuclear Physics B等
三.人才培养与招生情况简介:
人才培养情况:本团队共毕业硕士生26人,其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0人,就读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及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、西南财经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等211高校。考取公务员6人(税务局4人,中国人民银行2人)。
团队倡导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,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。
招生情况:2025年拟招收博士生2人,硕士生4人。欢迎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热情和兴趣的同学报考。